2025年本溪市预算说明
一、一般公共预算说明
1.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情况
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96.1亿元,同比增长5%。其中:税收收入58.8亿元,下降1.6%;非税收入37.3亿元,增长17.5%。加上上级补助收入75.2亿元、再融资债券转贷收入32.9亿元、调入资金1.4亿元、上年结转收入38.1亿元和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.2亿元,收入总计245.9亿元。
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82.1亿元。其中:财力安排支出139.9亿元,比上年预算数增长2.7%;上级专项和上年结转项目支出42.2亿元。加上上解上级支出26.3亿元、调出资金0.3亿元和债务还本支出37.2亿元,支出总计245.9亿元。以上收支相抵,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实现收支平衡。
2.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情况
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34.2亿元,可比口径增长27.4%,主要是按照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要求,2025年市本级(不含高新区)不再保留纳税企业,市本级(不含高新区)税收收入全部下放县区。加上上级补助和调入资金等179.9亿元,收入总计214.1亿元。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01.6亿元。其中:财力安排支出79.3亿元,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0.1%;上级专项和上年结转项目支出22.3亿元。加上上解支出和结转下年使用等112.5亿元,支出总计214.1亿元。以上收支相抵,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实现收支平衡。
剔除高新区后:
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7.6亿元,可比口径增长30.1%。加上上级补助收入75.2亿元、县区上解收入49.5亿元、再融资债券转贷收入32.9亿元、调入资金0.8亿元和上年结转收入22.8亿元,收入总计208.8亿元。
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95.7亿元。其中:财力安排支出75.4亿元,比上年预算数增长9.7%,主要支出事项: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.1亿元、教育支出6.5亿元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.9亿元、卫生健康支出2.2亿元、农林水支出1.1亿元、城乡社区支出10.6亿元等;上级专项和上年结转项目支出20.3亿元。加上上解上级支出26.3亿元、补助县区支出50亿元、调出资金0.3亿元、债务还本支出29.8亿元和转贷县区政府债券支出6.7亿元,支出总计208.8亿元。
以上收支相抵,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实现收支平衡。
3.市本级对下转移支付
2025年上级财政对县区转移性支出499,866万元,其中返还性支出23,692万元、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472,738万元、专项转移支付支出3,436万元。
返还性支出主要是县区统筹使用,用于“三保”支出,其中增值税返还10,067万元;消费税返还9,103万元;所得税基数返还146万元;成品油税费改革返还353万元;增值税五五分享税收返还4,023万元。
一般性转移支付472,738万元。一是按照资金使用用途划分:具有财力性质的补助收入343,420万元,主要是统筹使用,用于“三保”方面支出;具有专项性用途补助收入129,318万元,主要是:社会保障和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71,653万元、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16,512万元、医疗卫生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12,062万元、教育共同财政事权11,161万元、城乡社区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7,080万元。
专项转移支付3,436万元,主要用于社会保障、公共安全方面。
4.市本级“三公”经费预算汇总情况说明
2025年,本溪市本级部门一般公共预算安排“三公”经费预算支出为4,615.72万元。其中,因公出国(境)费100万元,公务接待费111.24万元,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,404.48万元(公务用车购置859.03万元,公务用车运行费3,545.45万元)。
2025年“三公”经费预算比2024年减少202.3万元,下降4.2%。其中:因公出国(境)费与2024年持平;公务接待费减少19.5万元,下降14.92%;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减少182.8万元,下降3.98%,其中:公务用车购置减少255.03万元,下降22.89%;公务用车运行费增加72.23万元,增长2.08%,主要原因是2025年公务用车运行费预算含上级专项支出270万元,若不含上级专项支出,则同比口径减少187.87万元,下降5.4%。“三公”经费预算总体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市直各部门严格执行市委、市政府决策部署,持续落实政府“过紧日子”要求,着力优化支出结构,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,优先保障“三保”支出,强化债务等风险防控,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。
二、政府性基金预算说明
1.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
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9.5亿元,同比增长139.4%。其中: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7.5亿元,增长204.2%;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0.9亿元,下降33.9%;污水处理费收入0.7亿元,下降1.6%;彩票公益金收入0.3亿元,下降13.2%。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.4亿元、调入资金0.3亿元、专项债券转贷收入0.6亿元和上年结转收入10.3亿元,收入总计32.1亿元。
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6.2亿元。其中:财力安排支出19亿元,比上年预算数增长7.3%;上级专项和上年结转项目支出7.2亿元。加上专项债券还本支出0.6亿元、上解上级0.5亿元、调出资金1.3亿元和滚存结余3.5亿元,支出总计32.1亿元。
以上收支相抵,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实现收支平衡。
2.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
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2.5亿元,同比增长137.5%。加上上级补助和调入资金等6.5亿元,收入总计19亿元。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5.2亿元。其中:财力安排支出11.8亿元,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3.1%;上级专项和上年结转项目支出3.4亿元。加上上解支出和滚存结余等3.8亿元,支出总计19亿元。以上收支相抵,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实现收支平衡。
剔除高新区后:
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0.1亿元,同比增长113.2%,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加。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.4亿元、专项债券转贷收入0.6亿元、调入资金0.3亿元、上年结转收入3.3亿元和县区上解收入0.1亿元,收入总计15.8亿元。
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2.1亿元。其中:财力安排支出9.4亿元,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3.3%,主要支出事项:城乡社区支出5.9亿元、债务付息支出3.2亿元;上级专项和结转项目支出2.7亿元。加上专项债券还本支出0.6亿元、上解上级支出0.5亿元、调出资金0.7亿元、补助县区支出1.3亿元和滚存结余0.6亿元,支出总计15.8亿元。
以上收支相抵,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实现收支平衡。
3.市本级对下转移支付
2025年上级财政对县区转移性支出13,491万元,全部用于县区农林水事务支出。
三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
1.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情况
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0.1亿元,加上上级补助收入和上年结转收入等1.1亿元,收入总计1.2亿元。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1.1亿元,加上调出资金等0.1亿元,支出总计1.2亿元。以上收支相抵,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现收支平衡。
2.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情况
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0.1亿元,加上上级补助收入和上年结转收入等0.5亿元,收入总计0.6亿元。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0.5亿元,加上调出资金及补助县区支出等0.1亿元,支出总计0.6亿元。因高新区2025年预计无国有资本经营收益,上述均为市本级(不含高新区)数据。以上收支相抵,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现收支平衡。
3.市本级对下转移支付
2025年上级财政对县区转移性支出946万元,全部用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支出。
四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
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52.8亿元,同比增长3.2%。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53亿元,同比增长3.7%。当年收支缺口0.2亿元,滚存结余24.5亿元。
五、本溪市举借政府债务情况说明
省财政厅下达我市政府债务限额427.3亿元。其中:一般债务限额245.9亿元,专项债务限额181.4亿元。截至2024年底,全市政府债务余额422.1亿元,低于政府债务限额5.2亿元。其中:一般债务余额241.5亿元,专项债务余额180.6亿元。
市本级(含高新区)政府债务余额335.5亿元。其中:一般债务余额197.1亿元,专项债务余额138.4亿元。
六、预算绩效情况说明
根据《本溪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》要求,2025年市本级纳入整体绩效目标管理的一级预算部门共76家,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特定目标类项目共728个,涉及资金60.28亿元。
2025年,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要求,创新预算管理方式,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,规范绩效目标管理,推进绩效监控和自评,强化绩效结果应用,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。
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:
1.努力实现预算绩效一体化。将预算编制、执行、监督、决算等环节与绩效目标管理、跟踪监控、评价、结果应用等环节有机统一,建立健全预算立项有评估、预算编制有目标、预算执行有监控、预算完成有评价、评价结果有应用的事前事中事后闭环式管理制度。
2.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考核。继续将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纳入市政府绩效考核,引导各级部门不断增强绩效主体责任意识。管好用好开发上线的考核系统,实现自动提取、自动计算、自动打分,推动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深度融合。
3.全面提升市直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水平。强化市直部门绩效管理,通过听取汇报、查阅资料、打分定级方式,核查绩效目标编报、绩效监控及自评工作开展情况,详细罗列存在问题、整改建议、下一步工作方向等内容,确保整改实效。